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记南通中心美术馆十周年
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记南通中心美术馆十周年
这是一个匆匆的时代,连文化艺术、美术馆这样最匆匆不得的事情,也随着这几十年迅疾发展的经济的速度,而匆匆地,在全国各地发展起来,美术馆的展览也是三五日一换,八日十日一新,人们如此地渴求“新”、渴求“变”,南通中心美术馆就是在这样的匆匆的浪潮中,应运而生的。当然,光有匆匆是不够的,做美术馆,得有对艺术痴迷的向往,得有一股不怕死的傻劲,更要有激情不断的创造力。2007年,我跟随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系余丁、韩江鹤老师,去美国参观了世界著名的大都会博物馆、MOMA、古根海姆等世界一流的美术馆,去感受了世界顶级艺术品的佳士得夜拍,去参观了洛克菲勒等企业家的家……这种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惊诧与羡慕交织的复杂情绪,在我这个文艺女青年的心里憋成了一座蠢蠢欲动的火山。
于是,一个没有钱、没有专业经验、没有任何规划的“三无人员”,靠着一腔热血和无知无畏的勇气,在央美恩师们的鼓励、几个亲朋好友的支持,以及绝大部分人的冷嘲热讽中,义无反顾地扔下了公务员的铁饭碗,拉开了自己不知未来的中国民营美术馆的创业之路。回首十年,这条路,美好与痛苦并行,去除了所有创业人必须承受的苟且,必须说,美术馆,还是一份最美好的事业。今天,站在这个依然不知未来的节点上,我的心里,没有了最初的冲动、没有了过程中的愤怒、怨恨和无奈,以及偶尔的小得意,留下的最大的情绪就是:淡淡的,因上努力,果上随缘。
在各位恩师、馆长好友的扶持下,中心美术馆的发展几乎没有走弯路,这也是她作为没有房地产背景、没有资本、实体企业支撑,而靠馆养馆,能存活十年,坚持每年365天免费开放的重要原因。2008年,开馆之初,中心美术馆就根据地域文化、地域观众的爱好、经营者自身的资源优势,将学术研究的方向定位为“当代水墨”。开馆三年内,就成功举办了“邵大箴水墨画展”、“境·悟——中国当代禅意作品展”、“一花——边平山、王法作品展”、“墨戏与戏墨——中国水墨戏大展”(上海刘海粟美术馆巡展)、“回头是岸——刘庆和水墨近作展”、“花深处——朱新建作品展”、“墨季”(文化部2009年中国当代艺术重点项目二等奖)等当代水墨名家、青年艺术家的展览及相关讲座教育活动。众所周知,当代南通艺术大家频出,作为地方美术馆,中心美术馆在2009年4月策划举办了“袁运甫作品展”,开启了中心美术馆“当代水墨”版块之后的第二个品牌展览项目“当代南通籍名家系列展”。在南通市委宣传部、南通市文广新局、南通市文联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从2010年开始,中心美术馆每年举办“南通籍名家系列展”:抒写审美感悟——沈行工·诸雷作品展;境生象外——陈守义作品展;桃李芬芳——冯则义师生作品展(南通籍著名艺术家徐累、黄峻、罗荃木、奚建军等都是冯则义老师初中美术报的学生);绘事后素——2011·范扬、金玲画展;笔象琳琅——周京新水墨写意艺术作品展等等。2013年,还策划推动了南通市委市政府主办的“江海意境——南通百年图像与墨迹”在中国美术馆的大展,将当代南通籍名家的作品第一次集中呈现在全国观众的面前。我们民营美术馆有一句名言:三年见光死,五年拖累死。
我们美术馆的前三年还算太平,所以我一直觉得这个名言不会在中心美术馆身上应验。但是,在中心美术馆运营到第五年时,我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直面死亡”的痛,原先开馆之初以为每年会有的资金链的彻底断裂、至亲的不认可与离场、美术馆是否有存在的价值的疑惑(因为每次辛辛苦苦策划的艺术大展,免费求人来看,观众都是稀稀拉拉的)。那时的我,无处倾诉,因为所有我以为可以依靠可以寻求帮助的亲朋好友都会送我一句话:你自找的。尼采说:文化就像是薄薄的苹果皮,鲜艳的薄皮底下,包藏的是激烈的混沌感。
生性倔强不服输的我不愿意就这样放弃,因为我的心真真切切的告诉我自己:我热爱艺术,我渴望做好美术馆这个事业,并愿意通过美术馆这个平台,与所有走进来的人分享这份美好。于是,我用了最无奈、也是我唯一能做到的办法:卖自己住的房子、卖收藏的一些艺术品、向最亲的人借钱!中心美术馆,颤颤巍巍地捱过了第二次危机。虽然,这个时期危机四伏,但,中心美术馆对外的艺术展览却一天没有停止过,大家对它的喜爱也是与日俱增。在有序地建立“当代水墨”、“当代南通籍名家”两个品牌展览项目之后,2011年,中心美术馆参与了吴洪亮、唐尧、潘松三位老师策划的“启——中国雕塑学会青年推介计划”项目,中心美术馆也因此进入了雕塑艺术的领域。通过“启”、“翼”,两届中国雕塑学会青推计划的参与和巡展,中心美术馆,在2016年的秋天,推出了自己的第三个品牌展览项目“通——空间艺术邀请展”。策展人吴洪亮先生说:通,达也。变则通,通,则久。作为南通地方上的一个民营美术馆,我也希望,中心美术馆能够通过这个暗合南通的“通”字的公共艺术项目,打开视野,进入一个更高的发展平台。梁启超说:我是一个趣味主义者。我希望我的中心美术馆,就是一个有趣味的地方。
十年,150个展览,60多场讲座,100多次大大小小的文艺活动,中心美术馆,通过“实干”、“苦干”、“死干”,走到了今天,放眼全国的民营美术馆,也算是一份不错的成绩单了吧!这十年,再苦再难再孤独,我都没有放弃“中心美术馆”这份事业,朋友们说,她是我挚爱的恋人。而我更觉得她是我挚爱的孩子,她还很幼小,需要更深的爱和关怀,才能茁壮成长。我也希望自己在这份割舍不去的痴爱之旅中,修正自我,直到知行合一。“中心藏之,何日忘之”,但愿下一个十年,再下一个十年,我依然可以如此这般,回忆描述我的这个美术馆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