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心美术馆 > 展览

墨季

开幕式:2009年8月21日(五)16:45
展览时间:2009.08.21 - 2009.09.13
地点:南通市中心美术馆

展览名称

墨季

学术主持

余丁

策展人

胡丹洁

展览时间

2009年8月21日(五) - 2009年9月13日(日)

开幕式签到

2009年8月21日(五) 16:00

开幕仪式

2009年8月21日(五)16:45

大提琴酒会

2009年8月21日(五)17:30――19:00

主办单位

南通中心美术馆

参展艺术家

杜小同,李飒,谭军,孙浩,王剑,吴雪莲,阴澍雨



墨季——水墨艺术的多维走向


无论经过了多么漫长和曲折的变革,水墨画始终是中国人的文化符号和带有民族性的视觉表达方式。现代化的进程使人的生存状态已经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水墨画也因此失去了传统意义上的人文社会环境。关于水墨画改良的探讨,始于上世纪初,伴随着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交轨与思变,沿袭文人画传统的水墨也开始不断吸收着外来艺术的元素,与自身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进行融合。经过百年的变迁,对于水墨艺术所映示的传统精神的把握而非模式化的模仿成为了水墨画变革的支点,并促使其发展出跨越传统边界的多样化面貌。在这里,“水墨”早已不是一种材料,而成为一种代表着传统文化内涵的精神。由此,这一关于水墨在变革中传承的过程还远未结束。

如果水墨画改良是为根植本土的文化涵义探求一种符合现代中国人精神渴求的言语方式,那么它就不会是被指“民族主义”倾向的简单的宣扬传统,亦或全然颠覆,而是为水墨提供一个充满内省力量的开放空间。今天,中国当代艺术自身的的价值取向成为了市场狂潮冷却之后的普遍议题,我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使水墨又再一次被推到了变革的前沿。经济全球化以及信息技术革命所带来的文化共融,令中国当代艺术在更为直接地面向多元文化的同时,也在不断警醒与垂问:是否回溯传统才是保有创作的独立性与文化话语权的变革方式?当代艺术的创作是否应是中国人本土价值体系和审美传统的传承和延续?水墨,这种植根于中国人血脉的艺术形式是否可以作为拯救在西方“物化”的消费文化下失去的人性价值精神的呈现方式?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做。这些问题正是这个实验性的展览所力图呈现与探讨的。

展览取名“墨季”,含有两层隐喻。“墨季”取“墨迹”的谐音。后者出自中国传统语汇,意为“墨色的痕迹”。明代马愈在《马氏日抄·蟹芦图》中论:其蝤蛑媻珊、沙狗疾走之状,宛然在于墨迹浓淡点染间。这种对于笔墨趣味的极致推崇同样反映在词义的变迁上,“墨迹”一词逐渐被用作表示“书、画的真迹”。而我们在此处将“墨迹”,这个约定俗成的、拥有历史性主导地位的表达方式用一种现代的“变意”方式改写,赋予其新的含义。于是,“墨迹”成为了“墨季”。在传统视觉艺术的表达中,“季节”同样是一个古老的主题,它映射着中国古人源自于自然的哲学思想。“季节”很自然地成为中国人水墨表达的最主要的题材之一,并且逐渐演变为一种“母题”,作为水墨画传统的一部分得以传承。从历史的脉络来看,用水墨表达“季节”并非模式,而是一个将人的价值观念和精神需求转化为视觉艺术形式的范例,这种转化也恰恰是水墨艺术当代转型需要思考的。如果“墨迹”代表传统中国画的历史走向——它是墨随笔走的痕迹,是单向度发展的;那么,“墨季”则是代表着多维度拓展的水墨艺术当代走向。

杜小同,李飒,谭军,孙浩,王剑,吴雪莲,阴澍雨,这七位年轻艺术家走到一起是缘于他们的共同点: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受过完整的学院训练,拥有传统笔墨的表达能力以及对于中国传统思想的历史性反思和文化责任感,在个人经验的基础上,去诠释水墨与多元文化在变革时期的社会环境中的交割与碰撞。

吴雪莲是七人中唯一的女性。她把女性视角中的细腻感性和自身看似矛盾的淡泊又略带诡桀的气质,与水、墨材料的不确定性相结合,在画面上将一种灵动的诗性发挥到极致。她的人物肖像作品往往捕捉的是人闭上眼睛的瞬间:融合素描和国画白描的绘法,经过几次腾挪拓印,最终呈现在白色绢上笔触极为精炼的稿子,之后,用墨如晕染般散开,墨与水的起承转合,在一片散淡间创造出一种亦实亦虚、有意似无意的效果,却似乎可以令目光瞬间触及到如音律般的灵魂深处。也许花草、人物都不是画家的真实表达,散淡又不失生动、充满着宗教般单纯、祥和的气质,才是一个现代女性通过传统情趣的表达所保有的精神家园。

源于对理性的渴求,李飒几乎是以一套自成体系的结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含义和西方抽象艺术理论为基础的观念进行创作。他试图将抽象隐含的“人”的思维力量,作为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的观念导向,以自行车座,纠结缠绕的水管等作为其思考系统中的隐喻符号,把它们植入到八大山人、徐渭等传统著作的构图中,同时,将此种视觉经验放大到巨幅油画布面上,打破传统个人化的而转换为公共性的审美方式。理性是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念以及逻辑的源点,但当理性尚未确立或遭遇无力,人们往往选择回归到本性中的解决方式,那就是暴力。当站立在巨大的被工业化符号解构的传统审美情境前时,令人体会到的是一种冷静的暴力美感,这恰恰也是在传统美学诠释下的现实社会的缩影。

王剑的创作更像一个社会学者,他将现实生活中常见的视觉形象抽取为他的观念体系中某种社会问题的代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随处可见的“X”(叉)型,被艺术家截取,作为现代都市以及流行文化的符号:它代表着“否定”、“破坏”、“单一地重复”。在画论上,与传统文人画讲究的“留白”、“通透感”的进行对比:“X”型最大化地占据(破坏)了空间。将工业化带给人的压迫感用无数的用墨混合硬质材料表现的“X”拼接在油画布面上,甚至自然场景中,艺术家似乎在以一种视觉的穷尽感隐喻现代社会的终极走向。

孙浩生于上世纪80年代,是成长在中国改革开放与独生子女政策背景之下一代年轻艺术家中的一员。他(们)的成长贴合着中国近30年的社会变革,多元文化本身就构成了这代人的成长环境,由于掌握了水墨的表达方式,80后水墨艺术家很自然地拥有了一代人普遍缺失的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同时,他(们)却很少因为面对传统和当代社会的碰撞时产生焦虑感,更多的是将传统文化解构为适合个人经验的一部分后进行的感性直接的表达。因此,他(们)的创作注定是跨越个人与社会、传统与现代、西方与东方的边界,不会受到观念性和物质性的束缚。孙浩的阅读兴趣从各种古籍到多领域、跨文化的前卫艺术,多维度的视野令他的创作从描写单一人物的水墨人物画,逐渐将众多人物群体化,试图将人的个体行为放入普世的角度洞察。结合锡箔、铁锈、陶瓷染料、树脂等同样具有水墨“不确定性”的材料,表现出一种水墨意味的却更为强势的视觉效果,尽管笔墨语言被消解于此,却最大化地制造了现代人麻木、盲从的群体效应与青花瓷、敦煌壁画、阴阳五行等传统美学之间的张力,当代艺术所追求的极致性也在传统文化意识的催情下迸发出来。

观看谭军的作品就如同走入艺术家精心布置的梦幻园。来自中国古代著述的动植物和人物形象,似乎是被活生生地置于类似古代壁画效果的皮纸上,当思绪几乎要开始某种历史性的回想时,又被某些现实的联想猛然拉回。这种时空往回的视觉感受所产生的错乱感,常常带来一种隐隐的幽默。幽默并非画家的意图,它往往代表着现世中无奈地自我解嘲,这也恰恰是文人画品格中推崇的代表乐观自由的胸襟。“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正如《白夜》中,画面营造了动植物标本的古典插图的效果,而在语义上毫无关联的英文单字却是另一文化的另一种指向,以及《唐人》中古典人物形象的身份感被抽离,引来当代社会现象的联想,这背后的隐喻令人不禁踌躇,也许有意制造的趣味性和美妙的感官刺激只是艺术家为消解不安而营造的幻像,这之下隐藏着只有他本人才可以破解的关于现实的密码,无论参透与否,都会给观者带来某种隐秘的快感。

画面中雅致的色彩与来自传统水墨画的构图,使杜小同的作品容易引起趋向于传统审美趣味的误读。细看下去,画中人物的状态却与背景如此地格格不入:他们赤裸着身体,男人、女人被并置在一起,本应祥和的气氛,却被用简单甚至略带笨拙的笔触表现出的平滑肢体间的紧绷感破坏,令人在惯性的视觉感受中却无法寻求到趋同的心理体验而产生焦虑。对于人体的描绘来自西方艺术中的造型训练,在杜小同的画中,个体或群体人物像是被“移植”进一幅传统写意画中的“活体标本”——他们没有身份,没有思想,没有情绪,只有肢体。这些无不表现出一种关于肉体(物质性的最本质的承托)与生命的困惑,以及现代人在对于传统的怅惘与追思中的尴尬与无奈。

传统样式的中国画在现今的定义是更多地继承了文人画传统的水墨画。厚重的历史渊源使得这种国人最为熟悉的视觉传达方式在触碰到当代形态的传承和变革时,就显得格外艰难。阴澍雨正是这样一位传统水墨的探索和坚守者。“南北”两大美术学院“异本同源”的中国画教育提供给艺术家更为广阔的视野以及理性选择的基础。在保留传统写意花鸟画基本语言的基础上,画家自觉地用“写生”来测量抽象的传统与真实之间在时间和空间中的维度,通过行为将其转化为“我”的表达。尽管在形式上与追求颠覆与反叛的当代艺术相悖,但是阴澍雨的艺术表达出的一种静穆的力量,使其跨越了传统与当代的界限,成为现代人保持精神独立的一种方式。

中国当代艺术对于价值观的反思与重新构建是这个时代的艺术家被赋予的历史责任与机遇。年轻艺术家们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回思传统,希望从民族性的文化和表达方式中汲取艺术的养分。我们应该欣喜,当代艺术的包容性正逐渐解构着“主流”、“形式”,甚至“传统”这样的语汇,而带来一个多元、动态的发展空间。希望本次展览能够展现当下年轻艺术家对于水墨画当代转型的多种可能性探索。



艺术家简介:


杜小同   

1972年生于陕西富平  

1995年毕业于西安美院附中  

1999年毕业于中央美院国画系水墨人物画室 获学士学位

现在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艺术硕士在读

李飒    

1975年生于河南郑州

200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材料与表现工作室,获硕士学位

现执教于北京服装学院美术系

孙浩   

1980年生于山东临沂

2001年  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人物画专业本科毕业

2005年  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材料与表现工作室硕士毕业

谭军   

1973年生于湖南湘潭

1997年7月至2002年8月,任教於湖南師範大學 美術學院

2002年9月2005年7月,就讀於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 獲得文學碩士學位

現居北京,藝術家

王 剑  

1972年 生于河北邯郸

1988年 在邯郸机务段作铁路工人

1996年 北京煤炭干部管理学院管理工程系

2004年 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造型工作室研究生课程班

现居北京

吴雪莲  

1978年生于湖北沙市

1999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美术系

200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硕士学位

现就职于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阴澍雨  

1974年生于河北香河

1994年毕业于河北轻工业学校陶瓷美术专业

2000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花鸟专业,获学士学位

2005年毕业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硕士学位

2008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师从张立辰教授,攻读博士学位

策展人

胡丹洁

独立策展人,艺术专栏作者。曾相继就读于英国伦敦艺术大学中央圣马丁学院(Central Saint Martins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和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系。2009年考入英国皇家艺术学院(Royal College of Art)当代艺术策划专业(Curating Contemporary Art)。

学术主持  

余丁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学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艺术委员会委员、副秘书长、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艺术管理系访问教授。



作品欣赏


杜小同.jpg

杜小同

记忆之三(145x183cm)2009年.jpg

记忆之一(145x183cm)2009年.jpg




李飒.jpg

李飒

来自左上角的裂缝.jpg

有关石头的构图二.jpg


孙浩近照.jpg

孙浩

《粉丝四》200×300cm.jpg

《逆行》220×270cm.jpg

《青》220×540cm.jpg


谭军.jpg

谭军

E.2 《失樂園》.jpg

E.8 《失樂園》.jpg


王剑.jpg

王剑

《考古现场》2007年210x160cm.jpg

《恋爱的雅布》2007年210x160cm.jpg


阴澍雨.jpg

阴澍雨

田禾野粟46cm×58cm纸本水墨2007.jpg

空谷芳姿46cm×58cm纸本水墨2007.jpg


活动现场


DSC_7099.jpg

DSC_7092.jpg

DSC_7073.jpg

DSC_0137.jpg

返回顶部